来自江苏的宝马车主张先生(化名),因车辆自燃事故决定起诉“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法院已经受理了,今年4月19日开庭。”来自江苏徐州的维权车主张先生(化名)称无法接受自己“花钱买车差点儿搭上性命、宝马官方却‘不管不问’”的品牌管理行为。
距离车主张先生的车子发生事故已过去半年有余,但事情仍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张先生表示,除非“疯了”,不然绝不会再买宝马的任何车型。
2021年3月19日,财经网汽车就上述事宜尝试联系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维权耗时过久
据车主张先生(化名)描述,2020年8月1日下午14点左右,自己的车辆(BMW 320Li)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失去动力,并迅速发生自燃。自燃情况严重,张先生表示自己在购车店(江苏宿迁宝尊宝马4S店)、当地4S店(徐州市铜山区宝兰4S店)、以及宝马官方客服三方之间多次联络沟通,均被“踢皮球”处理。
截至2021年3月19日,张先生表示自己仍未收到宝马方面的任何正面回复,只是和徐州市铜山区宝兰宝马4S店有过沟通。
张先生告诉财经网汽车,上述4S店曾提出以19万元的价格回收自己的事故车辆,自己没同意。后对方加价至19.5万元,双方仍未就此事达成共识。
“我一开始的诉求是让宝马以23万元左右的价格回收这辆事故车,最起码当初交的税他们得还我吧。”张先生表示:“但是现在我不仅要求他们把车辆回收,更希望宝马能向我道歉,从出事到现在,宝马的做法太令人寒心了。”
张先生称,自己已经在徐州当地起诉“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法院已经受理此事,本案将于2021年4月19日开庭。据称,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已接到法院传票。
财经网汽车查询天眼查发现,张先生起诉的“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经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宝马及之诺乘用车(包括轿车、旅行车、越野乘用车/多功能运动车、多用途乘用车/运动旅行车和新能源汽车)及其发动机、动力电池、零部件和配件及其生产装备;销售及租赁自己生产的产品;就其产品提供售后服务(包括提供备件和维修保养)。
公开资料显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司法风险为400余条,其中,涉及保险合同类的纠纷数量最高,为143条。
宝马车型自燃,在各地市场都不算少见。
财经网汽车查询公开资料发现,2018年,韩国累计发生有50余起宝马自燃事件,原因在于车辆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存在着设计缺陷。为此,宝马在韩国召回了超过17万辆问题汽车,并被韩国交通部门以隐瞒技术缺陷和拖延召回等缘由处以高额罚款。同年8月,宝马集团表示在欧洲范围内有32.4万辆汽车有自燃风险,也将悉数召回。
然而,2019年下半年,韩国境内接连有6辆宝马汽车在一周内发生起火事故,使公众对此前宝马大规模召回的实际效果产生质疑。
新能源车型也不能幸免。2020年10月,宝马集团宣布在全球召回2.67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召回范围内车辆的电芯在生产过程中掺入了杂质,导致宝马多款插电式混动车电池充满电时,可能存在起火风险。
电池投诉遇阻
2021年3月18日,名为“广东台触电新闻”的账号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宝马深陷‘电池门’,车主投诉困难”,4S店否认电池问题。
该文称,近日,有多名车主报料,说他们购买了宝马530Le混合动力车型多次出现电池故障,但投诉没有获得正面回应,相关车型也继续照常销售。但是有车主在更换电池模组之后,问题依旧频发,不仅厂家没有给出合理的售后解决方案,4s店还矢口否认有问题。
视频中,一位2018款宝马530Le车主石先生称,自己驾车从深圳往外跑了40公里以后,车子就提示出现了故障;2019款530Le车主陈先生称,在城市道路正常行驶的过程当中,突然触控屏中控显示高压电子故障,出现了电池的报警;2020款530Le车主表示自己已更换过一次电池。
实际上,早在2018年就有车主投诉宝马530Le存在电池问题。相关车主反馈称,他们的车辆在正常行驶中或遇到颠簸路面时,车辆中控显示屏上会跳出故障码显示“传动系统故障、电动行驶受限”;还有个别车型跳出“发动机无法启动”,需要道路救援。时至今日,电池故障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上一篇:北京汽车陪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