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补贴时代政策改善 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需有关支持政策的稳定和延续。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的汽车一样,产销一段时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中央政府看到了这个情况,制定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5月25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部长通道”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据苗圩介绍,下一步将从供给侧、需求侧、使用侧三个方面继续发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持续在低谷徘徊。

  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特殊时期重点扶持的领域。今年两会期间,与会代表委员们提出了十余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议案和提案。

  记者梳理发现,建议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一是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二是双积分等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落实;三是通过不同的手段,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向高质量发展。

  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8.0万辆和7.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1%和26.5%;前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为2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4.8%和43.4%。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下半年外资品牌新能源产品的大量投放,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有可能和去年持平。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疫情、补贴退坡、外资挤压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今年本土新能源车企压力空前。

  两会期间,汽车行业不止一位代表提出了促进汽车消费的建议,希望从补贴支持、使用条件放宽、推进汽车下乡等诸多方面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运舟建议,国家应加快研究出台新能源汽车一揽子支持政策,大力推进对公市场使用新能源汽车;放开城市新能源汽车限购指标;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拓展农村市场;积极推进路权、电价、停车、高速收费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惠;延长国补政策退坡时间,加快资金结算;给予金融、税费及资金支持;同时给予新能源汽车企业专项研发资金支持,助力技术升级。

  “希望通过这个建议,推动新能源汽车稳定健康发展,运用政策、技术、资源优势,致力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让高品价比的电动汽车触手可及。”5月21日下午,方运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提出建议: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激发消费动力。减免私人新能源乘用车低谷充电费以及充电停车费和服务费,鼓励私人充电桩对外共享;开放政府机关涉外单位自用停车场;给予纯电动物流车开放全天候路权;进一步破除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地方保护政策。继续加大对使用新能源车的鼓励,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强力推动公共用车、公务用车全面新能源化,构建公务用车出行平台。

  后补贴时代的政策改善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在进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的新阶段。特斯拉在华独资建厂、外资企业加大推出新能源产品,也让本土企业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尽管进入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脱离财政补贴之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仍然需要有关支持政策的稳定和延续。

  其中,作为退补之后推动车企生产新能源汽车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双积分政策备受关注。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双积分政策进行改善及加快落实。

  朱华荣建议,应审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重新制定新能源汽车的计划量,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宏观调控机制,规范新能源发展;完善双积分政策可操作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便在自己的五项议案中,重点关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议题,他建议取消新能源正积分的结转限制、推动商用车实行积分管理办法等。

  5月22日,尹同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消新能源正积分结转限制有利于提高传统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性,而商用车领域也推进积分管理办法,则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协调发展,提高中国汽车企业的地位。

  “最新双积分政策修正案中,拟规定NEV新能源正积分可结转,但又在很多方面进行了限制,比如仅可结转三年,且每次结转按50%扣减积分数量等等。这对传统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性会造成一定影响。”尹同跃表示。

  向高质量发展

  • 随机推荐